News attention
新闻关注
07
2020
-
03
科研快讯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研究进展(三十六)
1. COVID-19疫情快讯
■3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尚无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他强调,必须假设新冠病毒在夏天仍具有传播能力。为此,各国必须抓紧行动,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自行消失。瑞安还呼吁各国切勿相互责备,而应尽全力抗击疫情,挽救生命。
2 .COVID-19生物学研究进展
■3月7日,Stephanie Pfaender等人在预印版平台bioRxiv在线发表未经同行评审的题为“LY6E impairs coronavirus fusion and confers immune control of viral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干扰素诱导的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基因座E(LY6E)有效地限制了由多个冠状病毒引起的细胞感染,包括SARS-CoV,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机理研究表明,LY6E通过干扰Spike蛋白介导的膜融合抑制冠状病毒进入细胞。重要的是,造血细胞中缺少LY6E的小鼠极易感染鼠冠状病毒。这些发现提高了我们对体外和体内免疫介导的冠状病毒控制的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指导应对新出现的冠状病毒感染的策略[1]。
■3月3日,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了题为“Evidence for RNA editing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分析了2名武汉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的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序列发现,人类宿主的脱氨酶(APOBECs/ADARs)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转录组的RNA编辑,由于RNA编辑和突变无明显关联性,比较两者将有助于临床选定高效的治疗靶点,这一过程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与患者的相互作用造成深远影响[2]。
3. COVID-19流行病学研究
■3月6日,MedRxiv预印本平台在线发布了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武汉大学研究团队的题为“Restoration of leukomonocyte counts is associated with viral clearance in COVID-19 hospitalized patients”的文章。该文章指出,病毒清除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恢复的重要指标;非理想的T细胞和B细胞反应延迟MERS和SARS患者的病毒清除。
研究人员从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28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是白细胞在COVID-19患者病毒清除中的作用。研究招募了25名实验室确诊的COVID-19患者,其咽拭子样本通过qRT-PCR检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呈阳性。该文章分析了成功清除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的临床记录、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包括CD3 +、CD4 +、CD8 +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并与通过8-14天标准治疗未成功清除病毒的患者进行了比较。该文章指出,在25名记录的COVID-19患者中,淋巴细胞减少症是一个共同特征。治疗后,有14名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呈阴性。与病毒RNA检测仍然呈阳性的患者相比,清除病毒的患者已经恢复了CD3 +、CD4 +、CD8 + 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而康复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白细胞计数。
该文章得出结论:通过比较该疾病不同阶段的COVID-19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研究发现CD3 +、CD4 +、CD8 + T细胞和B细胞似乎在病毒清除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认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情况可以用作COVID-19感染恢复情况的指标,该文章建议可以将白细胞计数的恢复情况添加到COVID-19诊断指南中,作为患者出院的标准[3]。
3月6日,美国Northeastern大学Alessandro Vespignani 课题组等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travel restrictions on the spread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outbreak”的文章。在该研究中,该课题组通过数字模拟,估算了在2020年1月23日武汉实施旅行禁令以及2020年2月初一些国家实施的国际旅行限制对COVID-19肺炎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传播情况的影响。
课题组使用了全球流行和流动模型(Global Epidemic and Mobility Model GLEAM),该模型数据是基于全球主要运输枢纽(主要是机场)的流量和统计机构对地面流通流量的汇总。研究发现,自2020年1月23日武汉出行禁令开始以来,大多数中国城市已经接待了许多受感染的旅行者。武汉市的旅行隔离将中国大陆的总体流行病进展推迟了3到5天,在国际范围内影响更为明显,到2月中旬,病例输入其他国家减少了近80%。
该研究还分析了武汉实施旅行禁令,对中国大陆每个主要城市以及前20个有输入风险的国家的影响。在旅行禁令实施之前,约有86%的国际输入病例来自武汉。旅行禁令出台后,相对风险最高的前三位的城市为:上海(28.1%),北京(14%)和深圳(12.8%)。就输入的相对风险而言,实施武汉旅行禁令后具有较高输入风险的国家是:日本(旅行禁令前11%,旅行禁令后13.9%),泰国(旅行禁令前22.8%,旅行禁令后13%,韩国(旅行禁令前7.4%,旅行禁令后11.3%),以及美国(旅行禁令前4.7%,旅行禁令后5.7%)。
模型分析表明,单单进行旅行限制并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必须与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降低民众活动频率相结合,降低疾病的传播性,二者产生协同效应,否则多达90%的交通流量限制则会产生较严重的负向影响。模型分析显示降低传播效率的干预措施已成功的将2月下旬的患者数量降低到阈值以下[4]。
■3月6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Ashleigh Tuite研究团队在医学预印论文平台medRxiv发表题为“Estimation of COVID-19 outbreak size in Ital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ase exportations”(根据国际病例输出估算意大利的新冠肺炎暴发规模)的研究文章。文章称,通过2020年2月25日至29日之间的病例研究发现,在欧洲、非洲、北美和南美的21个国家/地区发现了46例新冠肺炎病例与意大利有关,在四个受影响的国家(瑞士、法国、奥地利、克罗地亚)中,陆路交通是一种可能的引进途径。文章是基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将意大利城市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城市之间的航空旅行量用作联系指标,以估计意大利潜在流行病的规模。研究团队估计认为在意大利截至2020年2月29日实际爆发规模为3971例(95%CI: 2907-5297),而当时报告的病例数为1128,这表明未识别病例为72%(61-79%)。在敏感性分析中,暴发规模从1552例到4533例不等(这意味着27-75%的病例未被发现)。而就在3月7日,意大利确诊人数已经近6000例[5]。
参考文献:
[1] Pfaender S, Mar KB, Michailidis E, et al. LY6E impairs coronavirus fusion and confers immune control of viral disease. bioRxiv 2020:2020.03.05.979260.
[2] Di Giorgio S, Martignano F, Torcia MG, Mattiuz G, Conticello SG. Evidence for RNA editing in the transcriptom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bioRxiv 2020:2020.03.02.973255.
[3] Chen X, Ling J, Mo P, et al. Restoration of leukomonocyte counts is associated with viral clearance in COVID-19 hospitalized patients. medRxiv 2020:2020.03.03.20030437.
[4] Chinazzi M, Davis JT, Ajelli M, et al. The effect of travel restrictions on the spread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outbreak. Science 2020:eaba9757.
[5] Tuite A, Ng V, Rees E, Fisman D. Estimation of COVID-19 outbreak size in Ital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ase exportations. medRxiv 2020:2020.03.02.20030049.
综合整理 | 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科研部
来源 | 中国青年报、iNature、生物世界、BioArtReports
编辑 | 鲍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