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ttention

新闻关注




%{tishi_zhanwei}%

20

2020

-

02

科研快讯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研究进展(二十)


1. 2019-nCoV疫情快讯 

■2月1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表示,“与高点相比,2月17日全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2000例以内,湖北省外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内,全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降至100例以内,实现了‘3个首次’,疫情形势进一步出现向好变化。”另外,对于没有发热症状的病人到医院看病、拍CT、做化验,应该怎么做好防护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表示,“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六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如果没有发热症状的病人到医院去,应该尽量避免到发热门诊就诊。第二,在去医院之前,最好通过网上挂号、预约等形式减少候诊时间。第三,到医院去的时候,可以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级别及以上的口罩。第四,医院内的物品、环境表面最好不要用手随便去摸,尽量少接触。第五,随身携带手消毒剂,在触摸医院公共设施后,用手去摸眼睛、鼻子、口之前,或者离开医院时,要记住做手部卫生。第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戴手套。”

2月17日,澳门大学项玉涛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题为“Timely research papers about COVID-19 in China”的通讯文章,指出希望研究团体努力以英文发布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应用中文传播与COVID-19爆发有关的发现。英文发表临床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国科学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科学家之间的知识交流。而用中文传播有关发现,有利于将这些信息传播给需要了解COVID-19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一线医疗人员。该策略将有效地改善控制策略,以最终控制病毒并保护公众健康[1]。

2. 2019-nCoV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2月17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王福生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在线发表全球首份新冠肺炎患者病理报告。研究团队的病理分析并非通过完整尸检获得,而是通过患者死亡后微创病理检查(post-mortem biopsy),该方法与临床采用的组织活检操作相同,只是操作时间在患者死亡后。研究团队申明,“本研究符合国家卫健委规定及《赫尔辛基宣言》。我们的发现将有助于理解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并改进针对该疾病的临床策略。”

论文显示,该名患者为男性,50岁,2020年1月21日因发烧、发冷、咳嗽、疲劳和呼吸急促等症状被收治。该名患者报告曾于1月8日-10日有过武汉旅行史,1月14日为发病第一天,最初症状为轻微寒战和干咳,但没有立即就医,一直工作到1月21日。就诊之后,患者的胸部X光片显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阴影。医院取了患者的咽喉拭子标本。1月22日(发病第9天),根据中国疾控中心(CDC)RT-PCR检测结果,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发病第14天下午,北京时间1月27日18时31分,患者死亡。研究团队从患者的肺、肝和心脏组织中取得样本,组织学检查显示双侧弥漫性肺泡损伤,伴随细胞纤维粘液样渗出物。右肺显示出明显的肺细胞脱落和肺透明膜形成,表明患者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左肺组织显示了肺水肿和肺透明膜的形成,表明患者患有早期ARDS。

研究团队提到,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征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出现的病理特征非常类似。此外,新冠肺炎患者的肝样本显示中度微血管脂肪变性,以及轻度的肝小叶和门静脉活动,表明该损伤可能是由新冠病毒感染或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心脏组织间隙中有少量细胞单核炎性浸润,但心脏组织中没有其他实质性损害。研究团队对患者的外周血进行了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血液中CD4和CD8T细胞的数量大大减少,但它们却被过度激活。研究团队总结,在这一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中,他们的临床和病理学发现不仅可以帮助确定死亡原因,还可以提供有关新冠病毒相关肺炎发病机理的新见解,这可能有助于医生及时制定类似重症患者的治疗策略,并降低死亡率。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在线发表在预印版平台medRxiv,题为Tobacco-use disparity in gene expression of ACE2, the receptor of 2019-nCov。研究人员在分析了正常肺组织的两个大型RNA-seq数据库和两个DNA芯片数据库,并研究了224个涵盖不同种族、年龄、性别、吸烟情况样本的新冠病毒(2019-nCoV)的受体ACE2基因表达后发现:烟民或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不同种族、年龄、性别在感染新冠肺炎上都一样,并不是亚裔更易感。研究人员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何COVID-19更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因为吸烟者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因此作者建议:在诊断易感人群和制定标准化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吸烟史[2]。

■2月17日,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Kristian G. Andersen及哥伦比亚大学的W.Ian Lipkin等联手在virological.org网站上发表题为“The Proximal Origin of SARS-CoV-2”的文章。在该文章中,研究人员就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中的两个疑似人为干预的特征进行了功能性和结构性的比较分析,这些分析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实验室工程制造而泄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进化的产物。

2019-nCoV S蛋白中第486位残基的苯丙氨酸(F)对应于SARS-CoV Urbani菌株中的L472。值得注意的是,在SARS-CoV细胞培养实验中,L472突变为了苯丙氨酸(L472F),虽然这种突变会显著提高病毒与人体受体结合的亲和力,然而该突变在自然宿主蝙蝠和穿山甲的相关冠状病毒中都早已经存在了(蝙蝠的几个类SARS冠状病毒中也在对应位置有苯丙氨酸),因此不能说这是刻意人为生成的突变。况且,之前的研究表明这种突变并不是最强的突变方法。另外5个氨基酸也都有可能导致亲和力的增强,如果真是某个分子生物学家的阴谋,那他其实可以利用已有技术把其他5个氨基酸也都突变成更严重的组合。因此,2019-nCoV的刺突似乎是在人或类人的ACE2受体上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基因工程的产物。另一方面,这个2019-nCoV病毒与任何已知的冠状病毒在核酸序列组成上有不少细节上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个病毒并不是由一个已知的模板改造而生成的病毒。最后文章也提到,控制目前正在持续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和持续寻找其他更直接的中间宿主以防止再次暴发才是当务之急。

3. 2019-nCoV 流行病学研究 

■2月17日,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medRxiv上发布了一项基于53个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来自华东城市,最终20人确诊,33人排除)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为非疫区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诊断流程提供了重要信息,以下是主要数据和观点:
1.不能只用有没有其它病菌感染对疑似患者(这里主要是胸部CT异常,并且有武汉接触史患者)进行排除;
2.非疫区除了CT还需要核酸诊断进一步核实;
3.基于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检测漏诊率高,而基于测序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高;
4.新冠肺炎咽拭子样本病毒浓度高低(与传染强度密切相关)和症状轻重没有直接关系;
5.非疫区需要反复核酸采样结合CT等其它技术确诊,对于关键病例甚至要多时间点,多样本采样,用测序的办法确诊[3]。

■中国台湾地区的Chih-Cheng Lai等人近日发表了一篇流行病学的综述性文章,总结了疫情爆发以来国内以及世界各地的疫情发展数据和特征[4]。

参考文献:

1. Xiang Y-T, Li W, Zhang Q, et al. Timely research papers about COVID-19 in China. The Lancet.

2. Cai G. Bulk and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identify tobacco-use disparity in lung gene expression of ACE2, the receptor of 2019-nCov. medRxiv 2020:2020.02.05.20020107.

3. Ai J-W, Zhang H-C, Xu T, et al. Optimizing diagnostic strategy for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a multi-center study in Eastern China. medRxiv 2020:2020.02.13.20022673.

4. Lai C-C, Shih T-P, Ko W-C, Tang H-J, Hsueh P-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and corona 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 the epidemic and the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20:105924.

 

供稿 | 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科研部

编辑 | 鲍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