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attention

新闻关注




%{tishi_zhanwei}%

19

2020

-

06

余志祥博士

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首席科学家
邮箱:yuzx@pku.edu.cn

 

 

余志祥

 

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首席科学家

电话:+86-10-62767735

邮箱:yuzx@pku.edu.cn

课题组主页:http://www.chem.pku.edu.cn/zxyu/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87-1991 武汉大学,学士;

  1994-1997 北京大学,硕士;

  1997-2001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

  2001-2004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

  2004-2008 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独立课题研究组组长;

  2008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理论和合成有机化学学术带头人,独立课题研究组组长。

  2020至今 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首席科学家。

 

·奖项及荣誉

  2018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

  2018 北京大学拜尔研究者奖

  2015 教育部长江学者

  2012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导师

  2011 中国化学会-Sci-Finder有机合成创造奖

  2011 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

  2011 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

  2008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余志祥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

  许多药物分子和活性天然产物分子中具有复杂的环系结构,而这往往是化学家合成这些分子的最大挑战之一。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余志祥教授在北京大学所带领的团队已经和正在发展一系列新型成环反应,为化学家合成环系骨架提供强而有力的实操工具,从而助力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高效合成。这些反应还可合成一些自然界还没有发现的新型骨架,可拓展药物发现的化学空间(Chemical Space)。目前已发展的新型成环反应包括:构建八元碳环的[5+2+1]反应,[7+1]反应,苯并[7+1]反应;构建七元碳环的[5+2]反应,[4+2+1]反应,双烯-双炔环异构化反应(构建6/7/5, 6/7/6, 5/7/5, 5/7/6环系);构建六元碳环的[5+1]反应,[3+2+1]反应;构建五元碳环的三种[3+2]反应和一种稀-二烯环异构化反应等。余志祥课题组将其中的[5+2+1]反应,[3+2+1]反应,[5+1]反应等应用于Asteriscanolide,Hirsutene,Glathamine(治疗老年痴呆症)等多个复杂天然产物的合成;韩国首尔大学的David Chen教授利用余志祥课题组的稀-二烯环异构化反应完成天然产物Dendrobine的合成;北京大学的雷晓光教授利用余志祥课题组的[3+2+1]反应完成了对映-贝壳杉烷四环二萜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余志祥教授主要致力于将理论计算与有机合成相结合,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并应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的合成及后期修饰。目前已对Lu-[3+2]环加成反应,金属催化环加成反应,卡宾插入反应等十几种重要化学反应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并验证了[1,2]-质子迁移过程需要水和其它质子给体作为催化剂的重要现象;提出一种新的半定量的前线分子轨道方法来半定量地计算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分子的亲核性和亲电性;发展了合成不同环系分子的[3+2],[5+1],[3+2+1],[4+2+1],[7+1],[5+2+1]等成环反应,并将其应用于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

 

  余志祥教授的药物研发课题组将依托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主要利用他们所发展的成环反应为合成工具,构建多环分子化合物库,以及合成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类似物,从而寻找可以用于治疗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抗病毒的先导化合物,并期望能将这些分子推向临床研究。同时课题组还将与合作者一起对这些活性分子与生物靶标的作用机制等相关化学生物学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动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发展。

 

·代表性成果

  1. Bayer Investigator Award at PKU, 2018.
  2. Wuxi Pharma Life Science Research Scholar Award, 2018.
  3.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16.
  4. Chang-Jiang Professorship,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2015.
  5. Nankai University Lectureship on Organic Chemistry, 2014.
  6. Advisor of the Best 100 Ph.D Theses in China, 2012,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7. The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 (Singapore), the Asian Cutting-Edge Organic Chemistry programs, 2012.
  8.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Sci Finder Award for Creative Work in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2011.
  9.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 Award, 2011.
  10.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BASF Award, 2011.
  11.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 the Asian Symposium of Annual Meeting of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2010.
  12. The 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 (Japan), the Asian Cutting-Edge Organic Chemistry programs, 2008.
  13.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of China, 2008.
  14. The Young Chemist Award,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8.
  15. Thieme Synlett/Synthesis Journal Award, 2008.
  16.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4.